拉人炒币玩合约可能涉及的刑事法律风险分析
2025-09-21 10:15 loading...
小李因对投资理财感兴趣,加入了多个虚拟货币投资社群,并通过跟随“带单老师”学习炒币和玩合约赚取了可观收益。然而,当他转型为“带单老师”,开始吸引他人资金参与投资时,却因市场波动导致用户资金亏损,并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随着用户集体报案,小李的行为被推上了法律的风口浪尖。

那么,作为“带单老师”,拉人炒币、玩合约可能涉及哪些刑事法律风险?本文将结合小李的案例,深入剖析其可能触犯的相关罪名及法律责任。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在小李的操作模式中,他承诺每月10%的高额返利,并直接收取用户资金进行投资操作,这种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该罪名的核心特征包括非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和利诱性:
-
非法性: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
-
公开性: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群、小红书等)公开宣传;
-
社会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
利诱性:承诺高额回报或保本付息。
小李在没有合法资质的情况下,频繁晒出盈利截图并公开承诺高收益,吸引用户转账投资,完全符合上述四个特征。
【类案参考】
在王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案号:(2021)新4002刑初124号】中,王某通过宣传虚拟货币项目吸收公众资金约494万元,最终被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2 集资诈骗罪
小李用新用户资金填补老用户的亏损,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从而涉嫌集资诈骗罪。该罪名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小李明知投资项目已亏损,却仍隐瞒事实继续吸收资金用于兑付前期投资者,则极易被认定为集资诈骗。
集资诈骗罪因其危害性更大、社会影响更恶劣,法律惩处力度也更为严厉。

【类案参考】
在陈某集资诈骗案【案号:(2025)皖16刑终12号】中,陈某等人设立空壳公司,利用虚拟货币项目吸收公众资金,最终因无法归还本金且逃避返还资金,被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6个月。
3 诈骗罪
虽然小李的行为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但如果他存在操纵盘面、制造虚假涨跌等行为,则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知处分财产。
【类案参考】
在杨某、周某某等人案例【案号:(2020)皖0603刑初435号】中,犯罪团伙通过操控虚拟货币价格暴跌,骗取投资人财物,涉案人员分别被判处3年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律师提示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未经批准不得开展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帮人投资炒币、玩合约等。自己投资属于个人行为,但一旦拉人参与并承诺收益或保本,就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刑事法律风险。

特别声明:本文为邵诗巍律师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法律意见。
相关阅读
-
SharpLink 首席执行官称链上结算是全球金融“最大的风险降低”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16:54
-
后以太坊时代高潜力的智能合约平台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16:53
-
比特币现金价格预测:随着未平仓合约和鲸鱼持仓量下降,下行风险加大比特币资讯 2025-09-24 16:31
-
探索后ETF时代的加密货币格局:平衡山寨币和Meme币投资的风险与回报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15:28
-
比特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三大看跌信号揭示潜在下跌风险比特币资讯 2025-09-24 14:17
-
XRP 价格难以守住——代币下跌风险加剧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13:28
-
Swarm Oracle:自主机器人通过群体协作实现区块链智能合约数据无信任接入比特币资讯 2025-09-24 12:17
-
Bitget 的 25 倍杠杆合约连接加密货币和传统市场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12:03
-
Swarm Oracle 中的自主机器人为区块链智能合约收集和发布真实世界数据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10:53
-
CFTC 的稳定币试点项目平衡了创新与风险护栏区块链资讯 2025-09-24 06:53